最新资讯
Latest News
刘畊宏女孩频频受伤|跟练的都是最不适合跟练的人

每次刘畊宏女孩受伤的新闻上热搜,微博热评都在攻击受伤的人,就因为新闻把跟练受伤与刘畊宏联系在了一起。
可是这难道不是事实吗?
人家就是跟着刘畊宏锻炼受伤的,不是跟着郑多燕,也不是跟着帕梅拉。
不喜欢刘畊宏也不会跟着他练,更不会练到受伤,大家都是刘畊宏女孩,友善一点不好吗?
有伤害发生,就一定要找一个人责怪吗?
为了避免责任牵连刘畊宏,就要去指责已经很不幸地身体受伤的人吗?
这个矛盾不可以是结构化的吗?不可以是无论参与的双方如何小心都难以避免的吗?
刘畊宏女孩受伤事件为什么那么多?
因为跟练的人多,且跟练的频率高呀。

无论是Keep、郑多燕、帕梅拉,还是美丽芭蕾,哪个可以和刘畊宏的国民度相提并论?
跟练的人多且很多人基本上是每日跟练,之前那些传统“居家健身节目”也很难做到这点。
分母大了,分子不可能不大。
跟练Keep,跟练郑多燕,跟练帕梅拉,也会受伤,只是频率低,不会上新闻,即便上新闻,也不会那么频繁。

初学者频繁的、未经科学指导的运动,一般都伴随着损伤的发生。
(PS: 不要理解为为了避免损伤,那我就不动了,不动也有损伤发生,并且这个损伤长期下来一定远远大于坚持运动可能造成的损伤。)

因为我们都没有“完美身体”,过去长期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的不良习惯,使我们的身体已经携带了某种偏好,某些异常,带着这些过去的烙印去锻炼,就像一个没有驾照的人开一辆车,靠着本能胡乱开了二三十年甚至更久,也从来没有年检过,然后现在蜜汁自信的你还要开着它去崎岖的山里越野。
受伤是必然,不受伤是侥幸。
你能不能意识到这点,这件事会不会上新闻,区别只在于这个伤害是在短时间内被激惹出来,还是日积月累不知不觉间的损伤。
所以——
不要再说“自己的身体自己还不清楚吗?为什么不能跟练还要勉强?”
因为TA并没有勉强自己,TA以为自己可以,就像你现在也在这样自以为。
有些伤害是有预兆的,身体会给予警报,比如跳了几天觉得膝痛,那就可以停下来,不再跟练,或只跟着Vivi划划水。

可是还有一些伤害是没有预兆的,身体是不会提醒你的。
就好像癌症,你的身体会告诉你“拜托你别乱搞了,我都要得癌症了!”吗?
不会的,它是沉默的。
往往一检查,就已经是晚期了,这当然更不是我们想要的。
比如眼底出血的刘畊宏女孩,黄体破裂的刘畊宏女孩,脚踝扭伤腰扭伤的刘畊宏女孩,损害发生根本就只是一瞬间的事情,责怪她没有提前预测到下一秒会受伤,那不是太不讲道理了吗?

刘畊宏健身操的强度和难度真的很大,对身体条件的要求非常高,根本不适合没有运动基础的运动文盲,而偏偏这部分人正是跟练的主力军。
真正有运动习惯的人,他的身体是不会满足于只站在一张垫子上蹦蹦跳跳,因为他借助习惯的器械、工具可以玩出更多花样,可以在尽力规避损伤的前提下得到更好的运动感受。
运动文盲一般会认为,一张瑜伽垫就可以的运动最简单,最不需要额外的指导,但事实恰恰相反,这样的运动是最难的,对身体条件的要求也高。
插句题外话,运动文盲不仅限于初学者,也可以是不入流的教练,居然有普拉提老师对会员说,你要先在垫子上运动,上几节垫上课之后,身体做好准备后才可以进阶到使用普拉提大器械。你是在开玩笑还是真的不懂?简直就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当家教,也就骗骗幼儿园没毕业的!

健身房里的大器械常常让运动文盲头大,看到那么大的负重就更畏惧了,但真相其实是健身房里的器械训练才最简单。
器械已经固定好了运动的轨迹,你只需要跟着它预设好的轨迹走就可以了,在训练中,它还可以辅助你身体其他部位的稳定,以便你能更专注于需要训练的部位。
徒手训练比器械训练难。就像小朋友学走路,先学会的是扶着桌子(器械)走,后学会自己独立行走。

节奏快的操课比缓慢的动作难。就像小朋友是先学会走,之后才学会跑。
接触面小的运动比接触面大的运动难。就像小朋友天生就会躺,此时接触面是整个身体;6个月左右会坐,此时接触面只有骨盆和下肢;1岁左右会走,此时接触面只有双脚。
多平面运动比单平面运动难。
多关节运动比单关节运动难。
你说刘畊宏的训练难不难?

我们以爆红的毽子操为例。
它是徒手训练;
它节奏快;
它接触面小,常常单脚支撑;
它是多平面运动,矢状面、冠状面、水平面占全了;
它是多关节运动,脊柱、骨盆、肩、肘、腕、髋、膝、踝都参与,全身上下重要的关节属实让他给整明白了。
虽然还没有疼痛发生,但这其实已经是“哪里不太对”的指征。
但如果你在跳操前先运动康复(说明白点儿就是修修你的车,松了的螺丝拧拧紧,瘪了的轮胎打打气,把你的老头乐改装成路虎再上路),你会发现,我还是我,毽子操还是毽子操,而弹响神奇地变轻甚至消失了。

运动是一件好的事情,它的好可以远远盖过它可能造成的不好,希望大家能多了解运动一点,既不要盲目地横冲直撞,也不要因心生畏惧而裹足不前。
呛几口水,才能学会游泳不是吗?
如果你有非居家锻炼不可的理由,如果真的只有刘教练加《本草纲目》才能吸引你坚持运动,那我希望你至少能在跟练之前自我拉伸一下,它可以降低你受伤的风险并提高你的运动表现。
毽子操对髋关节灵活性要求非常高,而绝大部分人,髋关节都不够灵活。
(不适合产后3个月妈妈和骨盆疼痛人群
)
如果条件允许,建议初学者还是选择专业的场地和科学的指导,事实上,只要你坚持运动下去,最终其实还是会走进专业的场馆拥抱器械。
坚持运动并不是一个容易养成的习惯,真正热爱它的不需要外力驱动,没那么热爱的(比如俺),真的需要疯狂地引入外力助推,一直推到真正热爱为止,这个过程可能要以年为单位计算,所以希望你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。
这个外力可以是办卡的费用、买装备的费用、买私教的费用、教练喋喋不休的督促……
烧钱、烧时间、烧意志力、烧了半天还看不到进步、一次次躺平任嘲、再一次次卷土重来……
可还是会选择投入更多沉没成本,继续加注,因为真的值得呀!
点个“在看”表示朕
已阅
您的联系方式
how can we contact you
-
0755-8899 8789 咨询电话
-
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赤湾五路赤湾一号 学院地址